会议现场董淑文老师(中)、王娟老师(左)与参会医生讨论病例

文/麦穗

近日,在内蒙医院,全市13家医院、60多位呼吸科、内科医生,参加了该地区的东软熙康远程会诊“专家面对面”暨呼吸系统疾病新进展交流会。

本次会议由东软熙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医院联合举办,旨在提升呼吸科专科医生职业素养与临床经验,也是东软熙康远程培训计划的一部分。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董淑文主任医师和呼吸介入专业组组长王娟做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现代化和人口老龄化的急速转型,环境污染、人群吸烟、生活方式改变等问题日趋严重,使呼吸系统疾病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命的重大、常见、多发疾病。让呼吸科发展起来,培养一批优秀的呼吸科大夫;有针对性地开展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现阶段极易出现的呼吸系统疾病等诊疗项目,使常见病、多发病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显得尤为迫切。

(13家医院,60多位呼吸科、内科医生参会)

医院的呼吸疾病的综合诊治能力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同时也承担了在校中专生、大学生、研究生和进修医护人员的相关教学任务。董淑文和王娟老师分别从胸腔积液的诊断与治疗》、《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方法》两个方面,讲授了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新进展,对于呼吸医院的没有划分专业科室的医生来讲,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和提高的机会。

医院呼吸科的米君表示:不虚此行。医院想要开展呼吸介入方面的手术,听说王娟老师在这方面很在行,所以这次专门过来听课。医院来说:通过远程会诊,解决了临床医生遇到的不少难题。医生们有信心了,医院也在学科发展上有了新想法。

(医生现场向两位专家提问)

而医院的一位医生则表示:自己以前去北京进修过,感觉到和专家保持定期交流非常重要,因为这代表了最先进的东西,疾病诊治是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不能落伍。董主任的讲解深入浅出,非常适合基层医生听。

会上,医生们还现场观摩了两例东软熙康远程会诊,医院医院通过远程会诊系统连接到会场,与北医院里的疑难杂症,并获得了详细、规范的诊疗指导,让偏远地区的群众能够通过这种先进的诊疗方式,对接到北京、上海等地的大专家,让重病、难病得到及时有效规范的救治。

(专家在会议现场与医院医院通过远程进行病例讨论)

通过培训、远程会诊等方式,让好医生越来越多,使得群众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这是大趋势也是必需要实现的目标。目前,东软远程会诊中心今年的培训计划已经出台,医院可以通预约申请。

人物档案

董淑文,主任医师,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

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曾先后在北京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从事呼吸内科工作及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工作。任中国医师协会北京呼吸分会第一、二届委员,北京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学术委员,东城区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北京市呼吸医生考核评审专家。曾参与内科疾病学、实用临床呼吸病学,介入性呼吸内镜技术等多本专业书的编写及首都医科大学考试题库的编写和定稿。

临床工作30余年,对各种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累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擅长对胸膜疾病,胸腔积液、肺部肿瘤、肺部阴影的诊断和治疗。

王娟

擅长气道良性狭窄的治疗、气道内肿瘤摘除、气管支架的置入和取出等呼吸微创介入。

自年起主攻呼吸介入方向,并于-年在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呼吸与危重症科进修学习1年,擅长各种支气管镜介入诊断和治疗技术,现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呼吸内镜分会青年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呼吸内镜和介入学分会委员,医院呼吸科介入专业组组长,参与编写、编制的主要出版物有《介入性呼吸内镜技术》、国家重点电子出版物《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系列。

《21世纪经济报道》:医院携手东软14年探路远程医疗

(医院远程业务部总经理刘勇在交流活动上讲话)

时至今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称“医院”)的远程医疗实践已有近十五年。截至年11月份,医院远程会诊中心已经累计完成25万余例远程会诊及培训。

医疗需求的增长和信息技术的崛起,使得远程医疗在近年日渐火爆。政府、医院、企业以及资本市场,都对远程医疗倾注了巨大的热情。但由于受到定价、医保、分配和激励机制等方面的掣肘,远程医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发展得并不顺畅。而在医院远程医疗持续运行发展15年的核心经验里面,与第三方的合作是关键一条。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医院副院长周建新、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王韬、医院远程业务部总经理刘勇,从双方的角度剖析这一合作模式。1十几年的远程医疗实践从医院远程医疗最初的起步可以看到,医院还是第三方,当时都已经意识到了这种医疗服务形式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参与远程医疗的三方医院、东软、基层医疗机构,都有足够的积极性。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理顺其中政策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称“《21世纪》”):医院的远程医疗做了很长时间,在目前国家大力推动背景下,医院这方面是怎样的整体考虑?周建新:总体上说,我们国家地缘很广,各地发展不平衡。优质医疗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北上广。拿北京来说,医院,医院都有一个很强的专科,相当于专科和综合配合在一起。这些都是资源不平衡的表现。现在,全国的病人都来北京看病,可能真正需要来北京看病的人并不多。这也就是发展远程医疗的背景和意义。中央领导之前来北京视察的时候提到两点,一点是北京的医疗资源疏解,再一点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结合医院正在做的远程医疗,下一步我们想在这方面多做一些事情。医疗模式现在有这么几类:最原始的就是病人跑;再进一步,就是之前把医生派到项目所在地,一方面帮助看病,另一方面帮助带教,这种方式还是人在动;第三种就是现在的远程会诊,人不动了,信息在动,但是这个信息相对比较单一,是以基于图像为基础的,这是初级的信息交换远程会诊;医院不仅仅是基于图像,而且是基于数字的。虽然远程医疗目前开展的规模挺好,运行得也不错,但多数情况下针对性不太强。接下来为了疏解还有京津冀协同发展,我们要借助于远程技术在京津冀地区构医院,一个数字化的资源整合平台。医院的院墙,提供医疗服务、沟通管理、健康顾问以及院后随访等。《21世纪》:医院的远程医疗是如何起步的?王韬:年,医院开始着手开展远程医疗项目,当时医院很少。当时的院长戴建平很有远见。他本身是放射科医生出身,对计算机精通,非常







































北京比较好的治疗白癜风医院
百癣夏塔热分散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psgq.com/zcmbjc/1539692.html